
需要答案请加QQ:2081156285
[东北大学]20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
需要答案请加 :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8 `( h4 {+ j2 i4 {6 ? v A.“前—后”对比法# B! N$ M' a0 B5 O" ~6 h 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D.“有—无政策”对比法. l0 `7 d; s. n( F- z! y6 `, ^. q 答案:- 1 [. i8 O* Z& B& v" R8 j7 w. O# h h# B 2.以一系列假设为依据,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政策在设想中将要实现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进行描述和预测的政策分析方法称为( )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脚本写作; x: g+ W5 e- Q3 C" r' ? D.个人判断法1 k' t4 |8 Q2 m/ u9 A9 ^ 答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1 ]+ \) k @- ? 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答案:-; d$ C, s4 \ M$ q" f: ]8 ~4 u 5 t. t4 ~, @0 n' H" E 4.涉及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的公共政策,属于( )。 A.实质性政策 B.分配性的政策 C.再分配性的政策, c O$ H& c. l ^4 L6 c# s D D.程序性政策 答案:- 5.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P) c4 _( C8 K) K, b) z+ P A.政策表面化! C7 s, h: x4 H- L- D9 t4 |- y+ B B.政策替换 C.政策缺损 D.政策扩大化 答案:-8 ~! @5 G7 c: c+ T4 M + _1 d: V, Z8 g1 H 6.旧的公共政策由新的公共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公共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产生的新公共政策或者是方法上的变化,或者是操作程序上的更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公共政策所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原定的公共政策目标,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替代( V9 b- W) b4 L' p) B: f B.分解# a$ P9 {1 ]7 m# H! X0 ]! T C.合并6 U1 ?( f5 j; s0 m3 ]. Z D.缩减 答案:- 7.评估者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公共政策和无公共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两次对比的结果,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Z9 Y0 U& E% X- G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i: T8 Q& a P 答案:-5 j" Z6 m6 U* F1 X2 V 8.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5 n7 H0 c5 `/ s, o: A A.元政策. T' ~# e9 A6 \6 ~5 Z5 E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h. w* |7 N! V& }- p D.实质性政策 答案:-% u$ l) A! M! Y/ ?' S0 k! A ) @% U, q8 p! W# e 9.下列概念中,既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的是( ) A.公共产品. e, C: k( L+ c& ?) {- j: T5 t B.公共代价 C.公共利益3 _& Z0 p( X; T6 ? D.公共要求 答案:- ; c# P4 {7 T9 e# c4 e7 I 10.公共政策学诞生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20世纪50年代初- D( @2 E! N; g& S D.20世纪60年代初 P3 ~: X; E2 F6 o6 F 答案:-+ L5 n7 v! Q9 T9 C 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 )3 t/ N: n6 H9 e8 X8 p; _ A.理论渊源: R/ A9 f) w* ^9 w4 g B.概念体系 C.研究对象2 d4 q; A* @" J$ | D.研究方法 答案:- 5 v! n% D+ c' k. \9 J4 s, L8 T 2.政策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实践活动的各要素及其结合方案的选择,包括( )。 A.实践主体的选择: b; S; ]- `' ^ x3 ~ B.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中的选择 C.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D.对行动的方法、途径或手段的选择# Y" W2 e# T: s ~/ \1 h6 q3 t 答案:- 3.政策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实践活动的各要素及其结合方案的选择,包括( )。/ W9 }7 W5 d9 i [% x A.实践主体的选择 B.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中的选择6 F/ j( L" g# k @, D7 `7 {$ r C.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D.对行动的方法、途径或手段的选择 答案:- O* }* z; f) d- d) |1 O 2 G2 L1 @5 ~: c, `) ?; p y8 O% r 4.公共政策的终结对象有( )。& X$ W# v! Y# j F0 `% \7 _ A.未实施的政策& W3 p" a u2 q9 U/ _* J! \+ p) I B.功能的终结 C.组织的终结 D.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 h/ X9 t/ r0 v( r+ @+ F 答案:- . g z5 s3 ^8 r; u* _0 I+ Q a 5.公共政策实施准备包括( )。 A.思想准备 B.物质准备* ]+ K' b, `. C; `! v) u C.计划准备# B$ q) l$ m8 t3 ?, j D.组织准备 答案:-1 u: V$ M8 z' E6 |! `4 D 6.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 )+ |' H* `& D; t O* @ A.理论渊源 B.概念体系 C.研究对象 D.研究方法% P' [6 m* T; c2 Z' T 答案:-2 j, ]( i2 B; q, ^; Y 7.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形式特征看,由( )等构成。2 I: V. h& Q3 s0 z' ^9 L+ ~ A.党的政策 B.人大立法 C.企业决策 D.行政决策 答案:-3 x. L: \$ s8 d! W( E 8.政策执行的手段有(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8 {1 b8 X7 N# k& k; t C.社会手段, ^$ w% c/ ~5 N1 G' ?5 V D.法律手段 答案:- 9.政策终止是由于( ) A.政策功能的消失 B.责任与权利的解除 C.组织的缩减或撤销- j1 X. H2 h- i: ]( E D.新政策的开始! N! n5 V# |! X& U( z) U9 ^ 答案:-. F" v# ]9 {( f( [' H$ t 10.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 @5 L `: l# w A.来自在受政策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中分配利益和成本时所必须考虑的限制0 e _* B' b& X$ k" I B.某一备选方案占有和使用资源的可能性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1 ]; a- o7 u0 t1 J, c C.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 D.实施某一政策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 答案:-5 s9 S2 H4 J, {" \4 z) A. S 1.公共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输出的评估 A.错误 B.正确 答案:- 2.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的指标。它不仅是政策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性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因此,必须对目标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分清什么是主要目标(必须实现),什么是次要目标(尽可能实现),什么是再次要目标(期望实现)。 A.错误1 q6 O$ v$ v" h B.正确9 ]' e2 I* B+ k 答案:- 3.政策实验的选点必须是在全局中具有典型条件的地方,这些典型条件要带有普遍性。8 Y7 K: {; Y, b. { A.错误1 f1 k( n# R- i1 ]5 l1 H B.正确 答案:- 4.公共政策要求制定者与执行者具有行为一致性和执行重复性。 A.错误/ W$ _0 L: {6 h8 o4 a* c- w B.正确 答案:-- m q T, R- V8 t- N4 E . ]5 Y# t* I0 h/ E* l7 [* w: Y5 o 5.公共政策是决策的指导方针,高层制定的政策是下级决策人员必须遵守的决策规范。$ }- Z i7 h6 s) X2 R2 @. b) ] A.错误 B.正确 答案:- |
需要答案请加QQ:208115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