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答案请加QQ:208115628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叙事的三个层面是( ) A、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 B、 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C、 故事、人物和结构 D、事件、情节和情景 正确答案: 第2题,“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 ) A、意象 B、隐喻 C、典故 D、悖论 正确答案: 第3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劳动 B、游戏 C、摹仿 D、宗教 正确答案: 第4题,认为生命冲动是人的一切创造的根源,艺术就是人的生命冲动的表现,这种观点是 A、情感表现说 B、本能表现说 C、巫术说 D、游戏说 正确答案: 第5题,“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 ) 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 B、 风格替代性的表现 C、 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 正确答案: 第6题,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 ) A、艺术直觉 B、艺术灵感 C、艺术想象 D、艺术情感 正确答案: 第7题,文学的四要素中,( )是文学活动的基础。 A、世界 B、作家 C、读者 D、作品 正确答案: 第8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周敦颐 正确答案: 第9题,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 A、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B、以俗文学为主导 C、以叙事文学为主导 D、以雅文学为主导 正确答案: 第10题,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是( )的主要代表人物。 A、神示说 B、模仿说 C、游戏说 D、表现说 正确答案: 第11题,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出现了 A、题材的变迁 B、主题的演化 C、体裁的更迭 D、语言的嬗变<br/><br/> 正确答案:、B、C、D 第12题,在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思潮做了恰当描述的有( )。 A、中国文学史有与西方文学史相对应的文学思潮 B、“五四”以后,以西方为范式的文学思潮在短期内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 C、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文学思潮演进的自身的逻辑 D、西方文学思潮术语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 正确答案:、C 第13题,以下属于中国古典文论作品的有( ) A、《文心雕龙》 B、《原诗》 C、《人间词话》 D、《诗学》 正确答案:、B、C 第14题,西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属于( ) A、机械“模仿”说占主导的时期 B、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C、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的时期 D、“表现”说占主导的时期 正确答案:、C 第15题,西方的“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成的三大类是( ) A、叙事作品 B、抒情作品 C、电影作品 D、戏剧作品 正确答案:、B、D 第16题,文学带有作家强烈的主体色彩,它是作家创造的“第二自然”。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17题,文学作品的倾向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显示和渗透出来的作家的审美价值指向。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18题,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19题,文学是情感的,它不包含认识因素。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0题,康德主张艺术应是自由的、愉快的、无直接功利目的的游戏活动。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1题,文学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2题,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反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思潮。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3题,文学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精神现象,它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以人为中心的。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4题,文学创造时,作家的主观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5题,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对 ×、错 正确答案:√ |
需要答案请加QQ:2081156285